还记得小黄车ofo横空出世的时候,自行车“扫码就走、随借随还”的新模式,在当时得到了人们的大力推崇。
2015年摩拜加入了共享单车的战局、赚得盆满钵满。共享单车的发展迅猛,在利益的驱使下,陆陆续续又出现了很多品牌的共享单车,它们挤破头也要加入这场激烈的竞争中。
但是好景不长,随着竞争的白热化,共享单车行业的弊端也逐步显现出来。
一方面是在路面上共享单车投放数量过度,导致车辆乱停乱放现象严重,城市管理混乱。
另一方面就是当时的盈利模式单一,难以维持车辆制造、运行维护、车辆折旧等问题,共享单车企业就需要长期依赖融资维持。
再有就是人为原因,一部分人看到共享单车就这么大剌剌的放在路上,就进行了恶意霸占、人为破坏等。
而且最初的时候,骑行共享单车是需要先支付押金的,押金从99-299不等。
展开剩余62%这也导致了在当时算是领头羊的ofo倒闭的时候,ofo 押金难退事件引发全民关注。很多人的押金都无法退还,用户们除排队等候退款,别无他法,据悉如今还有用户没有成功退款,成为了一笔坏账。
之后超 80% 的共享单车企业退出市场,行业进入深度洗牌期,导致共享单车企业挣扎的活下去。
共享单车以“解决最后一公里”为宣传口号,最初的时候免费试用、充值优惠,到起步价在0.5元/30分钟,现如今普遍1.5-1.8元/10-15分钟,在节假日的时候使用共享单车还会溢价,费用更高。
短短是十年左右的时间,共享单车涨价达7倍左右,这对用户来说使用共享单车通勤或出行的成本已超过地铁、公交的价位。
如今的共享单车市场,最终形成美团单车、哈啰出行、滴滴青桔三强格局,它们吸取经验教训,开始走精细化运营模式。
通过市场上的大数据分析,减少市场上无效投放车辆数量。同时车辆上也增加了更先进的技术,如电子围栏技术来促进用户规范停车的行为。
加上绿色出行理念的普及,为共享单车行业带来新机遇。共享单车作为低碳出行方式,在城市交通体系里得到了认同。
共享单车的行业如今仍面临着诸多困境,但是如果通过一点点涨价的方式,试探用户的接受程度,企业早晚会被反噬,毕竟用户是共享单车存在的前提。
作为便民的出行方式,希望共享单车以用户的角度为出发点,以更加惠民的价格为出行提供便利,实现双赢。
发布于:天津市倍悦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